AI+ 政务
赋能政务服务,提高城市智慧水平
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智能等技术建立智慧政务认知大脑,以社会服务效率和公众体验两个维度为抓手持续提高城市智慧水平。
让政务更智慧
小i机器人于2006年开始提供AI+政务解决方案,为上海科委打造的全球首款中文政务智能机器人“上海科委海德先生”上线,开启了中国政务智能服务的先河,之后为税务、民政、工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政府服务的垂直领域提供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政策咨询等解决方案。
通过将政府及各行业数据转化为知识,在政用、民用、商用领域,为城市管理者、市场主体及普通公众提供咨询、应急处置、舆情/智能营商分析、移动监管/执法、投诉、业务办理等各项服务。

经典案例
贵阳12345
痛点
服务难度剧增
服务类型增长迅猛
政府与社会部门协同要求高
业务知识要求高、迭代更新快
服务资源不足
服务渠道、形式多样化
业务量逐年增加
考评体系逐步规范化
市民满意度较低
管理难度大
人员流动性大
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技能要求增加
运营管理缺少管理抓手
平台价值难以拓展
数据应用层次较浅
数据挖掘处理难度大
平台价值发挥不足
解决方案
融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文本/语音交互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AI+人工的方式重塑12345服务模式,实现12345市民热线的服务高效化、业务智能化、流程可视化。

项目成果
社会公众
全渠道智能化服务
快速解决市民咨询
求助等诉求
运营团队
AI+人工方式运营
降低呼叫中心运营成本
提高各项运营指标
职能部门
智能去重并案减少重复工单
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
主管领导
快速掌握城市治理工作的全局动态
为领导精准施策
提供数据化支撑
- 该项目成果曾参加全球人工智能顶级峰会(IJCAI),用于全球AI专家分享人工智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经验
- 中国大数据挖掘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 荣获中国双创项目11强提名
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亭
痛点
地广人稀,资源分配不均完善
社会保障机制相对不完善
全省专业律师不足
(11个无律师县、5个无公证员县)
解决方案
24H自助式公共法律服务亭
拥有“法律业务知识全、封闭式设计、防雨防雪性结构、亭内恒温控制”特点,满足居民随时随地进行法律全业务的咨询求助
全套公共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融合智能客服系统、自主查询服务系统、律师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硬件认证实名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
*可支持法律机器人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为主体,司法鉴定、公证、律师等拓展功能
应用成果
